共有 7045 个筛选结果
不可理喻之人
纪录片 纪录片 传记 传记
添加: 2006-01-24
主演: HowardZinn/ PatBuchanan/ 拉尔夫·纳德/
简介: “通情达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通情理的人坚持使世界适应自己。因此,所有的进步都取决于不通情理的人。” ——乔治·伯纳德·肖,《人与超人》(1903) 《给革命者的格言》 1966 年,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派出私家侦探调查一位名叫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的名不见经传的 32 岁公益律师,他写了一本批评他们的汽车 Corvair 的书.诽谤运动被揭露后接踵而至的丑闻使拉尔夫纳德在全国声名鹊起,并使他成为最受尊敬的美国人之一和现代消费者运动的领袖。在接下来的 30 年里,纳德从未担任过公职,他创造了可以与任何当代总统匹敌的立法记录。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产品标签、没有核武器,甚至你在超额预订的航班上被撞到后得到的免费机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拉尔夫纳德和他的公民团体的努力。然而今天,当大多数人听到“拉尔夫·纳德”这个名字时,他们会想到给国家乔治·W·布什的那个人。结果,他在空前的时间内保持了他的知名度和效力,甚至在以前的朋友和盟友中也成为了贱民。这怎么发生的?他真的应该为乔治·W·布什负责吗?谁坚持了他,谁又抛弃了他?我们的民主变成了消费者欺诈吗?这么对了这么多年,他怎么好像走错了?借助激动人心的画面、罕见的档案片段和过去两年进行的 40 多次摄影采访,“一个不讲道理的人”追溯了拉尔夫·纳德的生活和职业,他是最独特、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过去半个世纪。
0
详情
场记板丛林:独立电影界生存纪实
纪录片 纪录片
添加: 2020-06-05
主演: AnnickMahnert/ AviFedergreen/ GeoffRedknap/ JonReiss/ JordanFields/ MitchDavis/ PaulJones/ RodrigoGudiño/ 乌维·鲍尔/ 乔治·A·罗梅罗/ 井口升/ 亚当·梅森/ 保罗·施拉德/ 凯文·库尔施/ 加里克·迪昂/ 卡伦·连姆/ 史蒂文·科斯坦斯基/ 吉吉·索尔·格雷罗/ 吉尔莫·德尔·托罗/ 唐·曼西尼/ 巴迪·吉欧凡纳佐/ 希德·黑格/ 弗兰克·亨南洛特/ 托德·E·弗里曼/ 拉瑞·凡斯登/ 拉里·柯恩/ 文森佐·纳塔利/ 朱利安·理查德/ 杰西卡·卡梅隆/ 查尔斯·班德/ 查德·阿奇博尔德/ 格雷格·兰伯森/ 汤姆·萨维尼/ 汤姆·霍兰德/ 洛伊德·考夫曼/ 特拉维斯·史蒂文斯/ 珍妮弗·布兰克/ 理查德·斯坦利/ 科雷·穆萨/ 米克·加里斯/ 约翰·麦克诺顿/ 肯·艾伦诺/ 艾伦·穆尔黑德/ 芭芭拉·克兰普顿/ 萨姆·佛斯特伯/ 詹姆斯·洛林兹/ 贾斯汀·本森/ 迈克·门德兹/ 迈克尔·比恩/ 迪克·米勒/ 迪恩·康迪/
简介: [出租车司机]编剧保罗·施拉德、[星之彩]导演理查德·斯坦利、吉尔莫·德尔·托罗、特效化妆师汤姆·萨维尼、《人类清除计划》导演吉吉·索尔·格雷罗、演员迈克尔·比恩等人讲述电影幕后。寻找投资之难,成为了想拍电影的导演的困难之处,但他们为了成为真正的电影导演竭尽所能,他们在电影产业中挣扎、坚持,试图脱颖而出。
0
详情
真实的热潮
纪录片 纪录片
添加: 2017-09-15
主演: 吉恩·米切尔·巴斯奎特/
简介: 1978-1981年間的巴斯奇亞和紐約市。70年代後期,骯髒的紐約市中心聚集了酷到不行的藝術家和龐克搖滾樂團,那個神話般的時代是出許多當代文化的搖籃,過去應該已經有不少相關的懷舊電影,但Sara Driver (Jim Jarmusch的長期合作夥伴) 導演的紀錄片《BOOM FOR REAL》是回顧那個時代的作品中,格外出色、極富藝術感的一部。 電影裡的巴斯奇亞是個無家可歸的少年。他在牆上塗鴉,寫上隱誨的詩,總是在找可以過夜的地方,還有可以和他上床的女生。他在Mudd Club和Club 57出沒,在衣服、公寓外、垃圾上面作畫,就是沒畫在會掛在藝廊牆上的那種畫布上。他是個謎團。這個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在他接觸過的每一個東西上產生視覺爆炸,但除此之外 (而他現實生活中似乎也的確是如此) 他說得很少,他都直接去做。本片側寫了這位沉默的神秘人物,還有他穿梭自如的市區景像。東村、CBGB、Max’s Kansas City。就在這位年輕藝術家第一次參加集體展覽,並且即將在知名藝廊舉辦首場個展時,電影結束了。後記告訴我們,巴斯奇亞在舉辦首次個展七年後離世,裡面沒有提到死因。當然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 他使用海洛因過量。電影中提到海洛因時,曾說它是那座城市和那個時代的產物,只是那些紐約玩意兒的其中之一。 因此,這部電影裡的巴斯奇亞是剛起步的街頭藝術家,他變身為紐約的化身和通靈者 – 一個所有障礙都已瓦解,所有東西都在混合在一起的紐約。上城的塗鴉圈、市中心的蘇活畫廊圈、新浪潮、嘻哈、前衛的電影導演、安迪沃荷、派對和夜店、迷幻藥、古柯鹼、海洛因,全都混在紐約這個骯髒、貧窮、充斥犯罪、幫派的大熔爐裡。巴斯奇亞的藝術為當時的紐約畫下強而有力的畫像,同樣模仿上述一切而誕生的還有這部電影,而且一切都要歸功於導演Sara Driver:她從大量的檔案影像和照片中,編織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美妙視覺質感。片中的受訪者很可能曾在某個晚上同時出現在Tribeca’s Mudd Club狂歡:Jarmusch和市區藝術家及評論家,來自嘻哈誕生地上城的Fab 5 Freddy,塗鴉藝術家Lee Quinones和Al Diaz (Samo標籤的共同創造者)。也許巴斯奇亞是這部電影的拍攝對象,但他不一定是本片的主題。其實這部電影是一封給70年代後期紐約的情書 – 當時我們都還是貧窮、不得志的藝術家。
0
详情
*
*